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

腸內革命



 


此篇為梅醫師在演講時,談到酸性腐敗便的危險,特別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腸內革命


戴菊英


 


有言道:「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屎。」這是漢代王充(公元27年—97)在《論衡》一書中的至理名言。唐代名醫孫思邈也說:「便難之人,其面多晦。」這說明中國的先賢們在一千九百年前就深刻認識到便秘是健康的大敵。這與現代西方醫學的大腸中毒論(一九○八年提出)不謀而合。該學說認為腸中毒是導致人體衰老的三大主因之一。


大腸中毒論認為人體腸腔內存在大量細菌,食物經咀嚼和胃腸消化成為食糜,其在腸道細菌發酵分解代謝後產生一系列有毒物質,如醛類、酮類、氨、過氧化物等;這些毒素若被腸道重新吸收,進入血液,損害血管、氣血運行障礙,日久造成人體中毒,引發多種疾病,諸如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塞、老年痴呆症等心腦血管病;若毒素被皮膚吸收,可發生皮膚乾燥、青春痘、濕疹、蕁麻疹、痤瘡、痔瘡、牛皮癬等皮膚病;大腸癌、乳腺癌等癌症與便秘有密切關係。伴隨便秘而來的還有頭痛、上火、想吐、腹脹、腹痛、肥胖等不是病的病症。


世界微生態學會主席日本的光岡知足博士在《腸內革命》一書中說,人類大腸中棲息著超過一百種一百兆個細菌。正常情況下,各菌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約制,維持著生態平衡。它們生產B族維生素、葉酸、維生素K等,供人體需要;有的細菌能產生乳酸、醋酸,能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增強機體的防禦能力;有的細菌含有瓷,能促進食物殘渣和植物纖維分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還能阻止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有預防消化道癌症的作用。這些細菌基本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細菌,一種是壞細菌。雙歧桿菌是好細菌的代表,大腸菌、威爾斯菌是壞細菌的代表。壞細菌會因便秘而大量繁殖,腸內環境就會迅速形成腐爛現象,大便也會發出惡臭,甚至引起大腸癌或乳腺癌。便秘也是引起肝病、腎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而使身體提早老化的元兇。


引起便秘有兩個原因,一是食物纖維少的歐美式飲食,二是精神壓力大。美國太空總署曾研究太空人腸內細菌叢的變化狀況。如太空人只要有一點不安,腸內環境就失去平衡,雙歧桿菌減少,威爾斯菌大增。所謂歐美式飲食,指的是高蛋白、高脂肪缺少纖維的精緻飲食。這些食物會減少腸內的好細菌,使壞細菌大增,致使腸內的蛋白質或氨基酸腐敗,形成包括致癌物質在內的有害物質,使大便發出惡臭。故大便臭是腸內環境惡化的最佳証據,也是身體老化的証據。正常的大便顏色呈黃色。如果大便顏色呈漆黑或紫色,預示著有可能患有嚴重疾病,應盡快去醫院檢查。


科學家們發現,吃母乳的嬰兒的大便呈黃色,帶甜酸氣味;他們還發現某禪寺和尚的大便就像嬰兒那樣的黃色而不臭,因為他們每天主要都吃豆腐、青菜、完全不吃肉,所以排出來的大便呈黃色。世界聞名的長壽村日本山梨縣棡原村的長壽老人們腸內細菌叢雙歧桿菌多,威爾斯菌少,其比率與二十到四十歲的年輕人相近。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是樸實的飲食方式。他們以麥、大豆等雜糧類、馬鈴薯、山芋等地下根莖類以及蔬菜為主。這些都是自給自足的新鮮食物,對腸子來講,全是有益的食物。這種樸實的飲食方式與腸內好細菌的增加,是延長他們壽命的一大助力。


如何才能消除便秘呢?


從長壽村的實例來看,飲食應多攝取穀類、薯類、豆類、海藻、蔬菜、水果等食物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潤腸之物;用糙米代替白米,黑麵包代替白麵包也很有效,具有使雙歧桿菌繁殖功能的大豆低聚糖,也和食物纖維相同或有更好的效果。還有一些發酵的食物也可以補充好細菌所提供的酵素和乳酸,如自然發酵的泡菜、麵食、味噌、回春水和酸奶等。大陸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微量元素分會副理事長趙霖指出:傳統食物海帶、綠豆、黑木耳、胡蘿蔔等和茶葉具有清腸、解毒的良效。中醫認為海帶軟堅化結、清熱利水,它所含的褐藻酸能抑制放射性元素鍶九十的吸收,並可將其排出體外,同時還具有排除重金屬鎘的作用。古人說綠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諸毒,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綠豆蛋白有特殊的解毒功能,對重金屬、農藥中毒均有防治作用。黑木耳則有明顯的滌垢除污功能,被稱為腸道的清道夫,可清潔血液和解毒。茶葉也有明顯的解毒作用,正如「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典故所曰。總之腸道疾病是萬病之源,健康的身體應從清腸開始。


二十世紀的兩位偉大女性戴安娜王妃(一週洗腸一次)和世紀元老 宋美齡 女士(每天睡前洗腸一次)都非常重視清腸。她們是人們心目中美麗和長壽的象徵。


現在歐洲有一種洗腸治療的保健方法,一些富商都跑到歐洲去洗腸。如果我們重視飲食健康,多使用天然的食物,也能做到大便通暢,最好一天能通便二次,那就用不著花許多錢去洗腸了。


讓我們也重視清腸,逐步進行腸內革命,健康快樂地生活,頤享天年吧!


 


轉載自琉璃光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