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談談亞健康狀態



 


談談亞健康狀態


 


說起亞健康狀態,人們並不十分清楚。要談亞健康狀態,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 叫健康,什麼叫疾病。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健康就是沒有疾病,這樣對不對呢?不完 全對。世界衛生組織(WHO)憲章規定,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且是身 體、心理、社會適應的完滿狀態。可見,沒有疾病不等於健康。健康的定義包括了好幾個方面。


 


那末,什麼是疾病呢?我們這時所談的疾病是指的人類的疾病,是有機體與自然的社會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不協調的結果。這種結果造成了機體各組織或器官的結構損壞或機能障礙。對許多疾病,病人不能理解或者體驗到,但可用客觀方法檢查到,即可以證實有病。而對有些疾病,病人僅可以主觀體驗到,病人感到有病,自己身體不舒服,比如說有疼痛,或者虛弱,或者疲乏,或者哪里不舒服等等。更嚴重的不僅不舒服,還出現了社會功能障礙,比如說病人不能工作,不能學習,不能參加社會活動,各種社會活動中的能力遭到損害。這也是有病的表現了。


 


對於病人感覺不到,我們用各種檢查方法可檢查出來的,我們可以說這是有病了。而對一部分人,通過醫院的檢查化驗不能發現疾病而自己感覺到不舒服,比如說感覺到疲乏無力,或失眠多夢,或煩躁、容易發怒,或健忘,或胸悶,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或想象能力降低等。對這部分病狀,我們有時或可以判斷為神經官能症,或疲勞綜合徵等,但有時卻疾病的定義,甚至連綜合徵的定義也不能下,這種狀態就是亞健康狀態。當然也有些病人作了某些檢查,比如生化檢查發現某些指標有些輕度低下或者過高,這也是亞健康狀態的一種參考指標。


 


由此可見,亞健康狀態不是健康狀態,但又不是疾病狀態。病人看醫生時,特別是看西醫時,醫生作了各種檢查往往下的結論是沒有病,不用治療。其實這時已經是不正常了,已經不算健康了,我們給它下個定義就叫亞健康。亞健康狀態是由某些醫學專家最近提出來的新概念。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考慮,完全不管它,等到生了病才來管是不可取的。有專家指出,估計整體人群中約有15%的人是健康人群,另外15%是非健康人群,其餘70%的人屬於亞健康人群。亞健康狀態是一種動態,它既可能發展為第二狀態——生病,也可以通過心理療法、體育療法及藥物療法等恢復到第一狀態——健康。


 


其實,這種病人去看中醫的時候中醫往往會指出病人有病,因為中醫看病是辨證 論治,就是根據疾病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症狀、體徵,包括病人的發病原因,軀體的與精神的各種適應能力的異常給病人下診斷。中醫辨出這個病證,對證進行治療。這正是中醫治病的長處。許多時候病人看了西醫,西醫沒辦法治,轉過來看中醫,中醫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卻把病人的問題解決了。中醫雖沒有提出亞健康狀態的概念,實際上 中醫已把亞健康狀態也歸結到疾病當中了,治療後也可能就治好了。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陰陽氣血的有餘、不足或者失調,或是五臟功能的失調。故根據中醫理論進行辨證,亞健康狀態所具有的這些改變在中醫來說也屬疾病狀態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保健了,有部份健康問題確實不用看醫 生,而通過保健就能解決,適當地服用一些健康食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健康食品具 有預防疾病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亞健康狀態往往能起到調節作用,使亞 健康狀態回復到健康狀態。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健康食品要在有關的專家指導下使用 ,不能盲目的濫用,否則還會造成不良後果。


 


從前述可知,亞健康狀態是介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一種灰色狀態,有人 稱為第三狀態亞健康狀態往往是許多疾病的前兆。如能重視及時地防治亞健康狀態 ,就能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我們治病強調防患於未然,不是等疾病發生了再去治療,在它發生以前就該進行預防性治療。這包括從兩方面的重視,一是病人沒有不舒服的表現,但通過檢查發現有問題要進行治療,或者稱為預防性治療或保健也好。另一 種情況是通過各種物理化學的檢查而檢查不出問題來,結果都是正常的,但病人感覺到有些不舒服,實際上這已經是疾病的先兆了,這個時候也需要處理,進行預防性治療。這對醫患兩方面都是應該重視的


 


您可以運用我們所提供的「健康狀況自我評估表」來看看您是健康還是「亞健康」狀況!---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