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少騎機車 可降低心肺疾病發生率



 


少騎機車 可降低心肺疾病發生率


更新日期:2007/05/03 17:39 記者:劉靜瑀


 


常看各種專家的報導,有時實在看不懂,因為都「太專業了!」,我們用常識來說明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


 


請問汽車排放氣體是幾度C燃燒後產生的?自然界存不存在?當人類吸進身體後如何排出體外?如果不排出體外會如何?


 


看完這些問題,各位朋友,您應該自己有答案了吧!


 


這也就說明現代的癌症越來越多的原因,因為都是一些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物質』在您體內,而身體還沒進化到可以去處理這些化學物質,身體無法處理,免疫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更糟糕的是免疫系統剛開始運用時如發燒、發炎現象,又馬上找西醫以抗生素,消炎藥等壓制下去,讓您的免疫系統無法運用,壓制到無法控制時,通常叫作末期了,您有沒有想到起因是您自己找西醫把自己的免疫系統「關掉」的?


 


我們常開玩笑,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把化學產品拿來當作藥用』,化學產品怎能存在動物體內而不影響動物本身呢?所以西藥(化學產品)一定有「副作用」,只是嚴重與否之差而已!


 


結論:少接觸化學產品就對了!不是有一句廣告詞嗎?「天然的最好」,身體內累積的各種毒素,想辦法排出去,要讓自己活的老,活的健康,不要人生的最後20年在病床上度過,記得要:排毒→滋養→再生      ----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


 


多搭大眾運輸工具除了能節省能源外,現在又多了一個可避免心肺疾病發生率的好理由。中研院研究發現,台灣機車族暴露在環境中粒徑小於2.5微米的大氣懸浮微粒濃度,遠高於開車族及捷運族,長期下來恐怕會引發心肺疾病。學者建議民眾,多搭大眾運輸工具,如果真的得騎機車,務必攜帶口罩,減少吸入被污染空氣。


 


台灣民眾日常生活會接觸到的高濃度暴露來源,包括燒香拜拜、廚房油煙、二手煙以及大環境濃度等。根據美國一份研究顯示,環境中粒徑小於2.5微米的大氣懸浮微粒(簡稱PM2.5)越高,和當地民眾因為心肺疾病引發死亡率,呈正相關。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龍世俊探討民眾選擇不同的通勤過程更發現,台灣機車族暴露在PM2.5的濃度,遠高於開車族及捷運族。龍世俊:『機車族事實上暴露濃度比較高,平均在這兩年研究指出,他暴露濃度高達160微克/每立方公尺,這是他的平均值,有些人會暴露更高,比一般環境品質高25倍。』


 


對於環保署將自明年起推動,要求駕駛人停車必須熄火的規定,龍世俊指出,汽機車空轉反而會產生更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希望政策實施能讓空氣品質變好,也降低污染空氣對人體的影響。他說:『汽、機車空轉的時候,因為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比較多不好的化學物質,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產生的多環芳香烴也會比較多,對人體有致癌性。空轉的過程中,會排放有害物直到空氣中,對空氣品質或人體健康都會造成不好影響。』


 


學者建議民眾,盡量多搭大眾運輸工具,非不得已可以戴口罩,至少可降低三成PM2.5被人體吸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