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醫師有良知病人有理性 才能圓滿

 


醫師有良知病人有理性 才能圓滿


 


俗語說,一樣米飼百樣人,醫師也是「百百種」,有的醫師不分富貧,不論親疏,視病猶親,有問必答。照顧病人,鼓舞家屬,甚至還捐款濟物,解決病患身心的痛苦。

有的醫師汲汲營利,到處兼職,姍姍來遲,一臉不悅,好像病人欠他千萬債。病人等一小時,看病不到三分鐘,病人問三句,醫生答不到一句,一臉不耐,一臉冷漠,恨不得病人快快離去。

有的醫師還像推銷員,有用沒用藥品開一堆,健保不給付的還要病人自己買。連醫療器材、輔具也不能少,甚至推荐營養食品、安慰劑,病人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敢怒不敢言。病人不買,他就生疏面對。

也有醫師講話尖酸刻簿,挖苦病人,揶揄家屬,打諢插科,言不及義,把損人當正事,把傷人當幽默。也有醫師階級觀念深厚,看到窮人盛氣凌人,愛理不理。看到權貴低聲下氣,極盡巴結。

紅包傳言未斷過,病人言之鑿鑿,連病房工友都會暗示,病人和家屬只好四處張羅,擔心禮數不夠,得不到醫師的憐愛。送紅包還要走對門路,否則醫師惱羞成怒,比不送還慘。

當然醫師也有滿腹牢騷,病人太多,工作太重,動輒得咎。不明理的病人和家屬,常作無理要求、告狀、打官司,要賠償,有的還到處抗議,抬棺、撒冥紙,又跪又哭,弄得雞犬不寧,讓醫師顏面盡失、尊嚴掃地,感嘆醫師難為。


各行各業本來就有甘有苦,懸壺濟世有其理想,有其抱負,有其地位,有其情操,醫德醫術不能少。功利主義當道,醫療商業化難免,不過也應有堅持和原則,分寸要掌握得當。

當然病人也要有所拿捏,配合醫療的需要,遵守遊戲規則,唯有醫病相互體諒,彼此配合,易地而處,感同身受,醫病關係才圓滿,否則糾紛沒完沒了,非醫病之福,也是社會之憾。

當然監督機制不能少,制度要健全,監督要完美。主管單位不能抱著不告不理的心態,醫療團體也不能護短或偏袒。醫師有良知,病人有理性,社會有公義,醫病關係才會圓滿。

人間福報(記者曾伯加)


 


所以---還是努力不生病吧!學習不生病的方法---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